2008年9月16日 星期二

简述西夏文字及其书法艺术























简述西夏文字及其书法艺术
            -----窦 民 立



     这里要指出的是,在俄国探险家柯兹洛夫两次从黑水城掠走数量惊人的西夏文献资料带回俄国后,在1914年英国人斯坦因又带着探险队来到黑水城大肆掠走了不少西夏文献资料等,现存于大英图书馆。前些年,宁夏回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胡若飞教授经多方奔走,费尽艰辛和周折,将英国藏的西夏文献资料拍摄带回探究、整理,因故,至今未能全部出版面世,实为憾事。曾在1972年,周恩来总理在中国历史博物馆视察中看到西夏文,问陪同他的国家文物局局长王冶秋:“现在有没有人懂西夏文?”王冶秋说:“仅两位老人了”。当时周恩来总理语重心长地指示:“一定要有人学习研究这种文字,绝不能让它失传”。西夏学在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中国在西夏学研究领域人才辈出,成果辉煌,在西夏学方面,有学者指出,西夏学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二、西夏文字的结构和特点
    西夏文字是依据汉字的笔画结构创造的方块字,属汉字体系,字形笔画繁冗,结构复杂,大部分字在十画以上,与汉字比较,基本笔画有汉字的点、横、竖、撇、捺、左拐、右拐、右提等,而没有汉字常见的竖钩。其中以斜笔的撇、捺较丰富,文字结构上有一定的规律,在形、意上有独体字和合体字两大类,独体字笔画较少,多记录常用词,是组织新文字的基本单位。合体字是由两个以上的字重新组合而成的新字,组字时一般只采用原字的一部分,如左部、右部、上部、下部、中部或原字的大部或全部,其方法有些类似传统文字学的“省形”或“省声”,合体字中有一个字中的两个部位交换位置组成新字,或把同样的两个独体字并列组成新字,这就是创造西夏文字的一种特点。西夏文构字的一般也采用汉字构字的“六书”中的“会意”、“形声”、“转注”等方法,或构字元素、部位的方法分析西夏文字的结构。
三、西夏文字的书法艺术
    在现有的俄藏、英藏、中国藏等文献资料中,西夏文字的字体以楷书居多,也有一定的行书、草行、篆书,篆书仅见于碑额和印章上。至于隶书,截止目前尚未发现,经本人与诸专家学者探讨,西夏文书法在书写技巧上,当时各有特点或不同,仅为楷、行书个人的一种写法,给现代学者在探究方面产生了一种错觉,误以为似隶书,认为有隶书一说,为时尚早,不能成立。
西夏文字的书法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及人类历史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蕴涵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当时西夏国的书法家们在应用西夏文字的实践过程中,把它丰富表现力发挥的淋漓尽致。其书法劲挺流美,遒劲舒展,气魄雄大,仪态万千。罗矛昆先生如此评价西夏文字书法艺术,西夏文字的书法美首先表现在力度美,在书写时“禀阴阳而动静,集万物以成形”,通过不同的运笔律动,形成字体阴阳变化,凝聚成遒劲的张力,使字的外形棱角分明,而字的内部含蓄刚强,很能体现党项人“质直尚义”的民族性格。深谙儒家“方正刚直”、“永执阙中”的美学原则。在运笔结体或章法布局上,尽管可以随势随形,左右参差、上下不等,但是每个字都重心稳定,安泰舒展,就一整段来看,疏密多寡互相调节,倾斜奇侧多变,但中心轴线对称仍很明显,并无杂乱无章之感。



    西夏文书法是西夏国粹,是中华民族文明文化的一部分,有着精湛的艺术魅力。近代学者多有探讨,也出现了练学西夏文书法的书法家,中国社科院西夏学专家史金波、白滨、聂鸿音先生、日本的北室南苑女士从理论研究和书写方面,均达到了一定的深度和造诣,在西夏文书法上悟出其真谛,书法作品规范且到位。宁夏是西夏国和西夏文字的发祥地,国内外书法爱好者、收藏者及旅游者都喜欢索求宁夏人的西夏文书法作品。书写者良莠不齐,常见出现西夏文字书法错误和笔误的甚多,主要原因是对西夏文字形体结构及本质特点把握不够。从西夏文字的整体结构上分析,它包含了汉字精、气、神的大部分特征,它有骨、有肉、有灵性,有些书法作者就偏离了这些,书写出的西夏文字似排笔画之,死板无韵,面目皆非,使人享受不到西夏文字书法艺术的美感;有些书法作者,在西夏文字的字体结构上,作品出现了搭配不当、主次分离、布局失调,有的部分错写;更有甚者,未读懂西夏文字,不懂汉字语法,更谈不上知道西夏语法了,在翻译、书写编造的西夏文字里丑态百出,出现西夏人未曾有过的文字,也就是说胡弄人,实在太荒唐不应该了。

四、学习书写西夏文字的技巧

学习书写西夏文字,首先必须具有汉字书法基本功底,加强书法理论、道德情操及各种文化艺术修养。以俄藏、英藏和中国藏西夏文献资料中众多刊、抄版书法作品为师,分析笔画结构,掌握临习方法和可循的书法规律。西夏文字书法是技巧性极强的艺术,要掌握西夏文字的点画线条组织部分,通过点画线条的变化、组合,吃透其表现出千姿百态的艺术效果。因为西夏文字书写比较汉字书写有难度,所以学习书写西夏文字要动手多写、用眼多看、用心多悟、勤学苦练;先学楷书,掌握最齐备的各种用笔方法和字体结构法则,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就同时交替学习行书、草书;先学写大字,大字在运笔过程中比较明显、开张,相对比较独立,熟知其简架结构,同时也锻炼了腕力和臂力,再学写小字就容易把握了。
    西夏文篆书,目前仅出土和发现的大、小篆体字24个,以及出土、发现及少量西夏文叠篆官印(个别字被破解),若要全面破解和书写,还有一定难度,有待专家、学者去更进一步探讨、研究、破解。
    二OO四年十二月二十日,我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了个人西夏文书法、篆刻展,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国民党中央委员会”、“武警天安门护旗卫队”、“宁夏自治区博物馆”等收藏。展出期间,聆听了中国西夏学专家们对我书法作品的教诲,受益匪浅。近年来,我对西夏文篆字颇感兴趣,潜心探究,此次西夏文篆字书法作品首次在北京与观众见面,受到好评,在西夏文书法方面,我还是小学生,应向西夏学的老前辈、书法界的同行们学习,不断充实、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为继承和发扬西夏文书法艺术贡献微薄之力。
    窦民立:现任宁夏西夏文研究会会长、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会员(属中国社科院)、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史研究馆书画研究员、宁夏印章行业协会理事、陕西中华传统文化研究院副院长(特聘),中国书画艺术家协会会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