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14日 星期日

張笠夫 鑽研 女書 娟秀文化「解碼」


張笠夫 鑽研 (女書 )娟秀文化解碼


女書傳人之花--蒲麗娟.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5%B3%E4%B9%A6


 







新社鄉七分窯主人張笠夫,十餘年前在舊書攤發現一本中國「女書」,因「女書」是世界上罕見的女性文字,引發他高度興趣,長期投入研究;他發現女書是中國母系社會的文字,後因男性社會崛起,女書成為父權思想的犧牲品。



張笠夫,是台灣省陶瓷刻畫學會創會會長,曾經營廣告設計公司、畫廊,十餘年前返鄉歸隱山林,創作教學;五年前成立女書研究工作室,成員有十多位,專門研究女書的書寫技法與各種創作。



張笠夫說,女書形體外貌較似古文字,與現代楷書差異較大,文字總數約有兩千多字,只有點、豎、斜、弧四種筆劃,且不超過廿劃。是由右向左略有傾斜修長字體,呈現菱形框架,修長輕盈舒展秀麗。



女書的佈局不像漢字般嚴謹、規範,隱含著一種對稱,如右上與左下均衡,雖傾斜卻不失重心,自成一種美感。傳說是依據從前女子專門從事的女紅,如刺繡、紡織等造型而來。



張笠夫指出,女書在中國湖南省江永縣瑤族發現,據說是部落女性文字,在婦女間流傳一種「傳女不傳男」的書寫符號。江永縣婦女早就把女性文字,應用在日常生活中,才被稱為「女書」或「女字」。



女書是罕見的婦女文字,數百年來,大陸湖南省江永縣一帶,婦女用這種「密碼」讀唱娛樂、記事、記史、訴說身世、互寫信件、祭祀祈禱。近年來安徽等地出土的古文物有女書遺跡,研究學者愈來愈多,但有關源起及消失卻眾說紛紜。



張笠夫正著手整理女書字典,作為工作室成員研究查詢之用;他用女書字體寫出一、二百幅書法作品於七分窯展出,讓民眾見識「女書」之美。他說,女書是中國文字的文化,有生之年將致力於保留與傳承。







女書簡介
女書它的架構,右高左低,它的文字除了書寫外,更以縫織針繡於手絹或衣料上。傳說女書於宋朝時代,因當時女孩不能上學識字,有一女子被選入宮裡為妃,而被冷落,以此文字與家人通信訴苦,從此此文字便在婦女之間流傳,但大都以訴苦為主要內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